一般大家想到港式餐廳就會聯想到高油、高碳水、勾芡、酥皮....等等,然而,就沒有辦法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擁有健康嗎?
今天凱熙就來跟大家分享港式餐廳的菜色紅綠燈囉!
綠燈區: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
凱熙很喜歡港式餐廳的地方就是,都是單點而且花樣多,比較能選擇符合健康原則的食物。換句話說,吃了什麼都是自己的選擇,沒有藉口!
首先,蔬菜是必要的!
港式的菜色多半重油重鹹,多吃蔬菜可以在腸道捕撈一點油脂,避免被身體吸收、增加代謝負擔,另外,也可以利用蔬菜中的鉀離子協助代謝食物中的鈉,避免水腫。
烹調方式的話,川燙優於水炒、水炒優於勾芡(像第二盤青菜這樣油亮油亮的)。
其次,選擇充足的好蛋白質!
凱熙考量到消化,多半會選擇雞丁、蝦仁(新鮮、不是泡水的),再不然豆腐、油雞也是可以接受的選擇,最後才會選擇豬肉、牛肉等需要比較長消化時間的肉品。
為了增加蔬菜攝取,蛋白質和蔬菜炒在一起的菜色也是很棒的。港式餐廳為了賣相好,很多菜色會勾芡,記得盡量把醬汁和油撇掉,才不會吃太多隱形熱量進肚子呦!
黃燈區:原型食物多的加工品
適量即可,不要吃太多,最重要的是烹調方式,清蒸會比炒或勾芡的好。
用豬肝(原型食物)當皮的燒賣(肉丸:加工品)
裡頭包真的肉(原型食物)的包子(麵皮:加工品)
紅燈區:全醣類食物或精緻加工品
這些就是大家去港式餐廳最喜歡點的高油(烤、炸)、高醣、高熱量、反式脂肪食物(酥皮或糕點上預防黏住而抹的油,有些餐廳維持傳統用豬油製作,反而好一點點)。
如果這類食物吃多了,不僅造成身體負擔,增加腦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風險,也有可能會出現胃食道逆流、打嗝、脹氣等消化不良的狀況。
健康原則:
1. 綠燈食物不僅要吃最多,而且要先吃。
當飢餓時,大腦會更傾向選擇重鹹、重甜的高熱量食物,有點食物墊墊胃比較不會讓大腦失控的一直往紅燈區食物前進。
2. 黃燈食物還是以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素為優先。
如果綠燈吃完再選擇一些黃燈食物,就能覺得滿足,當然也是很好,就避開紅燈區的地雷囉!
3. 為了滿足口腹之慾,真的超級想吃時,紅燈食物就點一樣並跟友人分著、安心吃吧!
研究顯示,開心的吃可以啟動副交感神經,有助於消化。相反的,如果帶著罪惡感吃,反而會分泌皮質醇,增加身心壓力並降低免疫力,得不償失!所以想吃紅燈食物就開心地享用,適可而止就好囉!
健康管理諮詢:http://bit.ly/2Rr4uzr